晨露阅读屋

东北往事之转亲_第12章

郭伟的话,杨秀芝是全听进去了。

次日吃过早饭,她去队里找队长请了半天假,然后,挨个媒婆家里拜访一遍。

目的就一个,给两个孩子找对象。

郭立梅的条件在那摆着,杨秀芝没敢提要求,只说了一句,好孬闺女自己说了算,只要她同意,自己和老郭没意见。

至于郭立新,就按郭伟的话说的,有点残疾,缺点心眼都可以。

媒婆办事的效率还是很高的。

两天以后,来信了。

说临近中河大队有个姑娘,条件符合郭立新的要求。

杨秀芝买了糖块和蛋糕。

把郭立新好好拾掇一番,剪了头发,换上半新不旧的衣服。

郭立新安静的时候,眼神清澈的像几岁的孩子。

为了表示郑重,杨秀芝和郭伟一起,带着郭立新,跟着媒人去相亲。

郭伟腿脚不好,但为了儿子,咬牙走了十几里路。

到了中河大队。

看到女方的一瞬间,夫妻两个差点没气晕过去。

确实符合杨秀芝提的要求。

残疾,缺心眼。

女孩十六七岁,生下来不会走,全靠爬,看见人就嘿嘿傻笑,可能是因为热,不断往下扯自己的衣裳,连羞丑都不知道。

就是一个不能动的傻子。

从进屋开始,郭立新就坐立不安,一直皱着眉头,满脸烦躁。

郭伟和杨秀芝急忙带着儿子离开了女孩家。

路上,杨秀芝的火腾腾往上撞。

要不是郭伟一个劲的使眼色,她真想一脚把媒人踹到路边的壕沟里。

她儿子就算疯了,也不至于给介绍这样的呀!

没过几天,媒人又给找了一个,还是中河大队的。

从家里出门的时候,杨秀芝还满怀希望的说:“看来儿子的缘分应该就出在中河大队!”

这一次的女孩二十一岁,和郭立新同岁。

小时候,右手戳进火盆里,伤势太重,手截掉了,剩个杵子。

女孩干瘦干瘦的,但精神头挺足,嘴也甜,一直叔婶的叫着。

郭伟颇为满意。

杨秀芝看见女孩和儿子站在一起,心里说不出的委屈。

看不出一点般配来。

郭伟看了她一眼。

杨秀芝知道郭伟的意思,这些年相濡以沫换来的默契。

只要一个眼神,就知道对方想表达啥!

郭伟是在提醒她,儿子已经不是以前的儿子了,现在他是一个疯子。

杨秀芝知道,郭伟做这种提示的时候,心里得多难过。

她只能强压制翻腾的情绪,露出非常满意的样子。

“挺好,挺好,我和老郭都没啥意见,就看女方的意思了!”

女孩母亲提出让两个孩子单独接触一下。

杨秀芝知道是什么意思,人家是想知道,她儿子到底疯得有多厉害。

郭伟直接答应了。

结果两分钟不到,郭立新见鬼一样逃了出来,拉起杨秀芝就走。

“妈!回家。”

明显表现出对女孩的厌恶。

杨秀芝和郭伟刚升起的希望,再一次破灭了。

回家的路上,郭伟没说话,看来想给儿子说一个媳妇的愿望,并不好实现。

“就你们这么挑,想说媳妇可不容易,这么点小残疾,都看不上,不是我说话难听,那好人也看不上你儿子,毕竟是个疯子,留不留根都不好说!”

一连两次都没看成,媒人显然有些不高兴,连留根的话都说出来了。

“留什么根?你是第一天认识我儿子的呀?他是受了刺激,受了刺激知不知道?”

媒人立刻知趣的闭了嘴,杨秀芝低声下气的求到她,她就得意的忘了自己是谁了。

就凭她,哪里来的实力敢和杨秀芝叫板呢!

惹不起你,肯定躲着你!

杨秀芝说完,也知道自己冲动了,一路上谁都不说话。

这段路显得十分漫长。

中午的时候,几个人才回到丰收大队。

正赶上队里收工回来。

一直垂头丧气的郭立新眼睛忽然亮了,嘴角上扬,露出灿烂的笑容。

杨秀芝顺着他的眼神看过去,正是丁香扛着锄头,走在回家的路上。

仅仅一个背影,就能让儿子这么激动。

郭立新一直伸着手臂,够着丁香远去的方向,要不是杨秀芝拽的紧,他早就挣脱出去,追丁香了。

丁香现在的处境够难了,杨秀芝不想再让儿子给她添麻烦。

再有,现在的郭立新,脑袋里只有一根弦,总不接触,也许他就忘了。

不过杨秀芝也担心,越是一根弦,越执着。

虽然郭立新疯傻,也有自己的想法和喜好。

这两次相亲的结果,也表明了这一点。

面对他不喜欢的女孩,他表现出来的是厌恶和烦躁。

“唉,这可怎么办呢?”

因为杨秀芝的委托,也有人开始给郭立梅介绍相亲对象。

几乎都是带孩子的男人,这本来也没什么,只是介绍人说出的话让杨秀芝炸毛。

“反正立梅不生养,找个有孩子的不正好吗?要是好好对待人家孩子,等自己老了,也有个依靠,毕竟人心都是肉长的,人心换人心!”

好像郭立梅只配给人做后妈,不配拥有自己幸福似的。

杨秀芝气愤的把人赶走了。

过了一晚上,她开始后悔,重新找到介绍人,检讨了自己的错误。

这是郭立梅长这么大,头一次看见母亲向别人认错。

是为了她,为她能有一个幸福的后半生。

郭立梅拽着母亲的胳膊回了家:“妈,你不说过,只要我不想再嫁,你就养着我吗?”

郭立梅心里难过,她不想让母亲因为她和弟弟,放弃曾经的骄傲,低声下气的去求人。

杨秀芝很是感慨。

时间过得真快,一晃郭立梅都被婆家休回来三年了。

“我和你爸最对不起的就是你,生下来没几天,就把你放老乡家里了,胜利以后才把你找回来,让你小时候就吃了很多苦!”

想起郭立梅刚找回来的时候,都七岁了,瘦得一把骨头,只有五六岁孩子的个头。

杨秀芝都没想到,女儿还能长到一米六多,在女人堆里,也算是出类拔萃了。

正因为小时候,有这样的一段经历,郭立梅的性格才既有母亲的豁达率真,又不像她那么霹雳火爆。

“妈,你别老为了那些陈年旧事难过,其实我养父母对我可好了,就是家里太穷,吃了上顿没下顿!”

郭立梅说的是实情。

老乡家里孩子多,条件差,但就在那样的条件下,也尽量不让郭立梅冻着饿着。

他们已经尽力了。

杨秀芝和郭伟是感激的。

每年都会带着郭立梅姐弟两个去看望他们。

即便这样,杨秀芝还是觉得对女儿有所亏欠。

至于郭立梅结婚五年无所出,在婆家受了多少委屈,她回家一句都没提过。

当然,鉴于杨秀芝的战斗力,郭立梅的婆家倒是并不敢明目张胆的欺负她。

小话敲打是避免不了的!

郭立梅哭着回来的时候,杨秀芝确实说过,只要闺女不想再嫁,她就养女儿一辈子。

现在这句话从女儿嘴里说出来,杨秀芝又觉得异常心酸难过。